那,心念能观察心念吗?
不,心念无法观察心念。
正如剑刃无法自砍,心念也见不着自身。
此外,不管怎从四面八方振荡它、困住它,心念依旧源源不断,毫不迟疑,敏捷如猴,飘忽如风。
它范围迢远,无形无体,瞬息万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相触即被牵引,且随境流转不休。
心念就如川河之流,刹那也不停息,才刚迸现,就碎散消逝。
心念就如灯中之焰,随因缘递变。
心念就如雷电,瞬间爆裂即杳无踪迹……
菩萨四处寻找心念,于心内、心外都见不到,于五蕴、四大或六内处也找不到。
因为见不到,他转而寻找心念动向,并自问:“心念究竟来自何处?”
菩萨四处寻找自己心念。但,是什心念呢?
既不是渴爱,也不是嗔恨或无明。
那,是过去?是未来?或是现在吗?
但,过去已不复存在;未来还未来临;现在又不确定。
迦叶!
。
若行者住于喜状态,无分散意,能令身心轻安,身心轻安则令第五觉支——轻安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身心轻安,则心易于达于定境,能令第六觉支——定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甚深禅定中,能除诸分别,令第七觉支——舍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诸比丘!如何广修习七觉支,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换个角度说,心念稳定、心、不动、不恼、专注境与不散乱,即为正念。
佛经选读(四)
他想到:“心念对象在哪里,心念就在那里生起。”
那,心念是回事,心念对象是另回事吗?
不,心念对象是什,心念就是什。
倘若心念是回事,心念对象是另回事,那就有两重心念。
所以,心念对象本身就是心念。
这是因为心念无法从身内、身外,或身之内外间去捉摸。
这是因为心念无形、无色、不可见、不滞止,无法掌握,无法维持,又漂移不定。
诸佛从未见过心念,现在见不到,未来也不会见到。
诸佛从未见过,又怎会有观察过程?除非是出自虚妄想象认知?
心念就如魔术之幻,诞生于虚妄想象力,幻现出千变万状。
行者住寂静除,遵循七觉支之道,观诸法离欲,可令念觉之修习,如是乃至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之修习,如此修习七觉支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佛世尊说此经已,诸比丘皆大欢喜。
佛经选读(三)
观心念:《学处集要》(5)
(5)梵文英译:EdwardConze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