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惭愧,也有人坦坦荡荡。翰林院侍讲韩学士就直率地说:“雷电乃千万年来无人能触及天象,你们两个少年人便口称得之,般人怎敢轻信?自然要亲手试才敢认作真实。”
没错,是该有怀疑精神。
宋时颔首道:“在下曾听位老先生说,‘实践是检验真理唯标准’,诸位所试正是咱们穷究理学正途。也亏得诸公替们做诸般实践验证,们这电学才能立住。”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标准……?
可若是实践不出天理呢?
桓宋理学研究院彻底改装好之际,渤海经济园里蒸汽设备运转也彻底走上正轨。厂里新招工匠已培育上手,能修、换这些大机器,工厂里不再需要他们和学生日夜紧盯,师生们便搬到京里上课,需要动手实践时再坐班车回渤海。
正好京城环城铁轨直接连通他们从渤海修过来那条铁道,来往两地只消半天工夫。天寒时还需早晚来回,到夏初时节便可将车厢改造成卧铺,晚行早至,睡觉便换地方,什也不耽搁。
这桓宋理学研究院便在京里正式开张,兼教学兼作论文交流中心,将有价值论文修订付梓。
学院才开门,便引得愿意随他们学理学、写论文学子日日登门,不久更迎来上门参观访问前辈学者——
宋桓两人自开脉学派,新晋为与“北宋四子”同档次“大郑二子”,身份陡然从“时之标”升级到“千载之英”,来访人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
兵部职方司徐主事问道:“你二人将天上之电引入人间,这电从此可实践
这些新来交流学者,都是经过制科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精英,才思敏捷、学问扎实。之前虽未正经跟着他们学习,却是早将他们著述都搜刮着看,能做题也做,实验也做,基础理论方面并不比他们身边学生差什。
几位年纪既长、又有名望身份大儒甚至让人做铜线引雷实验,用储电瓶中电做许多小实验,替他们证实切割磁力线发电正是天上雷电。宋时当年写电力学教材时,就甚亏这些朝野前辈大儒帮他论证这两种电异同,才令电磁学得到当世理学大家认同。
他们带着自己这些年研究成果和正在探索问题找上门来,宋桓二人自是要倒履相迎,请他们到堂上论理,并感谢他们这些年做出贡献。
老先生们脸上微微泛红,嚅嗫阵,终于有人说实话:“当时其实不敢相信宋先生能揽天上雷电入人间,故此遣人绑铜线,引雷电入玻璃瓶,做你们那些电力实验。”
原本是为驳倒他们而做,却是由这些实验验证他们说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