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印过大会讲义、编过报纸、写过版书,如今虽然把主编位置交给府学校教授,但眼力和实力都在,很快便设计出内页版式:就照着精装版古诗文选格式,文前多夹几页前言、目录、序文,大字印原文,在文中插上苏州码子标示注角,文后以小字长长地写几段批注。段段空行,章章换页,夹以插图——
这个他自己就能画,草原上那些动物他差不多都在动物园和动物世界、农业频道看过,大体都还记得什样。再说他们文人画儿讲究是重神不重形,画匠才画得那精细呢,他在屋里憋出来插图足够用。
他夜以继日地熬几宿,以毛笔写出近似油印字体,更亲手调膘胶、订脊线,叫人打造假金护角,订好摞精装版《北行录——佥都御史桓凌著·宋时注》,交给府县学众教授、教谕等人付梓。
不用油印,用石版印。
这套书版式都是布局好,宽度和行着距差点就要影响整个版面,连字带图都要印得丝不错。
箱书稿,他这里从周王夫妇到府中*员、普通学子都盯着呢,边关那边见着人只怕也有不少记在心上,等着买回去看……
他可怎把这厚度补上呢?
宋时对着桌上拼得整整齐齐,薄厚两摞文稿,微微垂眸,思索起注水技术——当年他在书店买那些精装本,是怎把二三百页平装本增厚到跟词典似来着?
首先字体要大,行间距、段间距要拉开,页边多留点空,页边和段与段之间印点花边,还要多加插图……
对!注释!
几位汉中经济报编辑应声领命,接过那摞书,恭送走大人,围坐着先看个过瘾。
他们早盼着看桓凌文稿久矣,如今终于拿到手,还叫他整理成这精致贵气样书,怎让人忍得住不看?众人洗手剔甲,手上水珠擦得干干有,先把书轻轻翻看遍,
用馆阁体大字印“桓凌”文章,用他自己行楷字体写批注,甚至可以随意加些读后感,他对小师兄思念之情。读者看到印出来书里有两套字体,有他点评,自然而然也就会认定原文是桓凌写,不会想到所谓原稿也是他加工出来。
这不是想怎水就怎水?
只要整体字多,就能掩饰过原稿字数问题。反正没人见过桓凌手书,他就说原稿因是在草原上写就,条件不好,不能像在家伏案写字那样写出精细蝇头小楷,谁能拿出证据说不是?
外头再包上个厚厚硬纸书壳,四角包个锌或锡护角,又能把书加厚个几毫米,从厚度和分量上都注水注得无懈可击。
宋时振作精神,拿出张大稿纸,忖度着如何设计页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