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还是叫人先把嘉禾取来,等父皇寿诞时献上,尽他与汉中府份孝心。再有多瑞禾再给元娘和孩儿捎回去,毕竟能有些祥瑞多福兆头。
他自己身负皇命,不可轻动,还指着桓家舅兄入京替他看望王妃,只得安排褚长史回汉中趟,带兵亲自押送嘉禾上京。
等他们从辽东回来,嘉禾也该从汉中取回来,或许他还赶得及写篇诗赋题此禾,再并上给父皇?
殿下番孝心,天地可鉴,他们夫妻又岂能看着殿下人辛苦?
桓大人拦住周王,带着点儿他看不懂骄傲和欣慰说道:“臣这里倒收到几篇夸赞时官儿试验田和试验稻文章,都是汉中学子亲身耕作后有感而发。殿下与臣得在六月间便离汉中,未能见着田间如何耕作,何不先参考下这些下过田学生文章?”
肥,分蘖分得早,位置低,多是能结穗有效分蘖。个月分蘖期到后又及时晒田,阻止后头不长穗无效分蘖,自然结穗多,稻子长势也丰壮。
周王脸色也渐渐融合成极显气色粉红,容光焕发,脱去尴尬,只余片真诚欢喜:“人道是福无双至今日至,小王如今才信。今年得此嘉谷,再过不久小王膝下又要添儿女,岂非好事成双?”
稻谷九、十月间即可丰收,他这孩儿也该在九、十月出生,倒似是个有福孩儿。
他不曾意识到自己如今喜成什模样,桓凌却看得清楚,甚至能从他脸上看出点当今天子影子,不禁微怔——
他们时官儿种出十三穗嘉禾,且不是上天所赐,而是凭人力可得良谷,消息传到中枢、宫里,很可以算是国家大事,至少户部就先要盯上他。或许圣上也爱重他功绩,要把他再召回京中呢?
这些学生都是汉中经济园外那所职业学校招来读书种子。宋时是汉中书院祭酒,他也得个副祭酒名份,这批学生其实也称得上是他学生。
不是他自己偏向自己学生,宋时挑出来这几个孩子文章,确还算可以……实验步骤详细准确,数据丰富,不丢他们老师脸。
那样倒也好。
汉中远在数千里外,与北直隶风俗不通,口音相异,民风又剽悍好斗,在此地做知府本就不轻松。时官儿又是这个为国不肯惜身性子,打从到汉中就没歇过,这哪里是个少年才子过日子?
还是回翰林院最好,官又清贵、事体又少,家里还有泰山泰水大人陪伴、兄嫂关爱、侄儿侄女们承欢膝下……
他无意识低叹声:“还是回家好。”
周王也从深思中回过神,附和道:“自然是家里好。只差这几十里,可惜无诏不能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