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路上不是骑马就是乘车,赶天路下来只怕脾肉都要磨破;晚上住在多半不怎干净舒服驿站客馆里,还要细细回忆起白天所见所闻,整理成他写起来不费力白话段子……
他只要想到桓凌在驿馆浅窄房间里,笼着身蒸屉般热气,带着白日沙尘汗水为他写文章,甚至要写到半夜,就恨不能追过去教育教育,把这孩子打醒。
他出差就好好出差,天天逼着自己干这多事,就不怕累坏吗?晚上睡不好,万白天赶路时骑不好马,不小心出事故怎办?
熬得时间太晚,也容易伤肝肾,可不能仗着自己年轻,身材高,头发浓密就可着劲儿作啊!
宋时隔着两千里地隔空在心里教育桓凌,自己却也不能免俗,挑灯夜战,慢慢把他书信看遍。
周王行去是九边重镇,驿传不便,这去便罕有消息传回,直到两个多月后才有趟书信捎回汉中。其中除周王给侧妃王氏家信和王府僚属文书,自然还有桓凌寄给汉中府宋知府信。
宋时从来不缺家书,到汉中之后也常收到京中师友、同僚、年兄弟,父亲在地方上同僚、朋友和想结交他人从外地捎来书信文章和特色土仪。但拿着这封信时,却有种头次收着信般惊喜和激动。
也确是来汉中之后头次与桓凌分开这久,头次收着他信。
展开几乎有文件袋那大桑皮封套,取出厚厚摞信纸,开篇便是“见字如晤”四个字。
果然,只看文字,就像看到他写这信时神情态度。
他这个自幼背论文,考到三元及第,看书从来都是目页人,看完这封书信竟花个多小时。其他院落和家人值房灯火次第熄灭,窗外片漆黑,刚刚还挂在天空半轮明月已没入地平线下,唯余天上点点明星
这封书中字体并非平常他写公文厚重颜体,而是更随意自在行书,信上墨色却有浓淡新陈之别,内容也是断断续续,看得出是途中页页添改出来。
大约是途中不方便寄信,他写好信只能在身边收着,想家时就写几页,到大同镇周王要往汉中捎信,他家书也才能夹在其中捎回来。
信中内容写细碎,多半是从汉中府到大同镇这路上所见所闻,大到山川土地,民俗民风,细到路上衣食住行……
于其间又夹杂着这些景点历史传说,各地风俗文化来由,与之相关名人和典故。在外人看来或只是好游玩景致,写游记文章,唯有宋时懂得这行行、篇篇风光景致和繁琐考据真正用意。
那是专门为他整理出来资料,好让他写成文章投稿,赚晋江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