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凌听着也松口气:“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你确定本朝就是你来处有过前朝,那天地之象应当是不会变,只是众生易变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是草编出来献祭之物,编制人用力气大些小心,做成东西自有细微不同。
宋时笑着跟他保证:“原本也以为平行空间会有大变,不过第二次讲学大会时,咱们遇上苏州才子祝、徐二人就是前世名人呢。还有如今巡抚三边兵部右侍郎杨大人,在另个世界都已经做到阁老……”
还是明朝最著名届,号称三杨内阁;也是他们推动明朝历史上最清平“仁宣之治”。
桓凌满心惊喜地说:“早知道杨侍郎精通兵法,年轻时马尚书修补河套带长城,他也曾扫荡过套内游荡虏寇。若他在那世界能做到首辅,便是说他器量识度已不止在兵部,而有安定天下之能,此事正该请他过来商量!”
中知府,只能管府事宜,可管不汉中府以外事。唯周王才是来镇抚九边皇子,万事都得要他做主。
或许他定主意不算最好,可皇上送他出来目就是要历练,必须让他见识这些事。
桓凌捏着那些口供看过遍,脸上露出些悔恨之色,低叹道:“当日奉旨巡查陕西兵备,却不该只查兵备,亦该留心些百姓动向……”
宋时抬手捂上他嘴,不许他再说这种话,反劝他:“你当时就是受命查军中弊端,流民又不在你该查范围,你路在军镇中,也不容易见着。再说当时还没有这些怕被抓壮丁才到处流窜百姓呢,此事原本不是你责任,便到现在也全不属你管,而该陕西巡按、布政使、兵部来查。”
何况若说桓凌当时没查到流民就是有错,那他个穿越者没及时考虑流民问题,也是有错啊。
周王年少,他们两人不仅年少还位卑,实在该寻这位老前辈来辅佐周王殿下!
宋时也重重点头:“事不宜迟,回去便向殿下秉报此事,就请殿下派人
好在这些灾民还只是灾民,大灾过去便只想着还乡,没酿成席卷几省农民起义军,这就算大家运气好,赶紧想法解决赈灾、防灾和安抚百姓问题才最要紧。
宋时安慰桓凌几句,脑中忽然灵光现,用心回忆起自己那条历史线上这个时间段小冰河发展情况,以及地方志上记近几年灾异志。
仿佛这个时间段还没有特别严重大灾?
小冰河高峰是在明末清初,前期这几朝虽然也不是很温暖,但总不至于连年水旱,下子就闹出李自成那样大乱。
他压低声音,凑到桓凌身边,给他讲下气候走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