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位弟子虽是周王妃嫡亲兄长,可后宫中自然不乏佳人,周王妃又不是没有堂兄可加恩,他自己前程却难保证。
吕首辅暗叹声,看向脸色黯淡四辅,倒生出几分相怜之意,摇摇头道:“将这份奏章放上去,由陛下裁断吧。”
无论弹劾结果如何,言官毕竟不会因言获罪,他们两把老骨头在日还保得住个孩子。
这本弹章就叫李三辅搁在最上头,别人倒也没去管他——既是拦不住要进上,搁在哪里都是样。
内侍来取走批过蓝奏章,剩下便只有等。
官疏?真是边关又出事?”李阁老素来性急,等不到他看完,便就着这姿势抢先念起来:“臣闻自今年春以来,达贼屡犯山、陕、甘诸省……”
这本弹章写得十分简练,没有那些小官为炫耀文笔而作骈句习惯。开篇直指边军之患,边关危势宛在眼前;弹劾诸将亦是有理有据,并非简单风闻而奏,竟将其家世、履历、交游状况列得清清楚楚,连同某日到某处花费若干银两也细细罗列出来。
纵是世袭勋贵、将官子弟,俸禄也有限,那些银钱来历亦有可查之处。
桓阁老越听心中越冷,满脑子想都是如何给马家交待,李阁老却越念越起劲,念到最后个字仍意犹未足,感叹道:“好!这样有力弹章也多年未见,边关连年内外忧不宁,内患未消,却又要将群不急国难,只知花天酒地庸将送到边城,岂得不出事?”
若待他们掌边军权柄,惹出大乱,兵部上下不得辞其咎尔!
四位阁老只情等待,都察院里桓凌却不只是等,还要想应对之策:应对陛下召见,应对祖父斥
次辅张阁老也笑着点点头:“这本呈上,陛下必将追究这等误国之人,另派良将戍边,虏寇之危当不日而解,诚是值得庆幸之事。”
唯有吕阁老跟桓阁老样痛心。
桓凌是他心爱弟子,打从当初桓凌拜见他这个座师时他就觉得此子眼神清正,性情坚毅,是个可以成事人。后来他虽然自请外放,做任通判,却并非真个自,bao自弃,而是在外扎扎实实地造福地,且又养讲学名士人望回来,在文人当中也有清誉。
这个优秀弟子,他是想好好保存,将来资历到再培养做接班人,并不想让他硬碰硬地弹劾外戚——当今膝下没有嫡子,兼着中宫虚悬,将来大位唯落到周王身上方是正统,这马家不是外戚而胜似外戚。
这本弹章上去,马家必定记恨,便是周王心中也难免不悦。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又似有弹压诸王之意,倒还不妨事,但大郑自太祖以来历代天子也都非长寿之人,万哪天宫车晏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