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偏又是兵部尚书,论兵食策,还有谁比他更有权威?若非他如此大力夸这策问,说不得吕首辅便把这卷子落到二甲!
然而他心里再埋怨也没用,吕首辅已拿起那份卷子进读。
“臣对:臣闻臣闻人君之治天下也,必安攘兼举……”低沉有力、微带江西口音声音回荡在殿中,将文中所上内修外攘之策念来。
天子听到选任宿将、修整兵备时还不怎地,但听到据城待战不如出城接战段,尤其是避敌、扰敌、击敌、追亡之策时,眼中顿时放出光彩。待这卷读罢,他指尖在桌上轻敲几下,叹声:“是真知兵之人。这卷,先生们可谓得人。”
天子这言,重重地击碎桓阁老最后期盼。
三月十八日早,吕阁老等人便托着六部九卿公推十二份佳卷送到天子面前。
虽说拿到御前卷子不少,但其摆位也是有讲究,四位阁老挑出三甲卷放在首列,剩下作备选——
前朝就有因考生名字不好、原卷字迹不好、卷中内容不得上意、或天子担忧殿试中有人作弊等缘故而从二甲中另挑人补上。后来内阁便留下定例,将二甲最优卷子并送入文华殿,若他们定下甲三人不合圣心,立刻就可从余卷中挑出补上。
桓阁老看着放在上首卷子心里就发疼,只盼着天子瞧不上宋时这篇策问——瞧不上这个人是不可能,毕竟他考中会元后天子曾亲口问过他是不是会印书宋时,还要他为诸王印书。
但若他卷子写得不合上意呢?
他只能暗暗希望后面还有
譬如这个放弃固守主动出击之论,他们大郑人擅长守城而不擅马战,若弃己之长而击人之长,难免在出战时受损不是?还有从河南运粮支援边关这段,依陛下这些年扣着周王亲事找国库要银子行事看来,说不定会嫌弃这调配法有损国库收入?
不是他定盼着宋时不好,只要他能考在二甲三甲,淹没在这三百零五名进士里便够。毕竟会试成绩不如最后这殿试要紧,就是得会元也容易叫人忘记。而每三年都有三百余名新进士涌入朝中,过上几科,个前科进士也就渐归于寂,他家令孙女退亲入宫、攀附皇家之事自然就无人提起。
可疑似宋时卷子被首辅摆到最上头……这科就可能叫作“宋时榜”。
被他家退婚宋时越出色,他们桓家这名声自然越差。就算他自己抛得下老脸,他孙女将来就不怕被人指指戳戳?
他满腹愁事却无人可诉,说出去还要怕人背地里笑他,只能暗地里责怪马尚书——他怎不拣别人,偏偏拣他外孙媳妇前未婚夫卷子,还将它夸上天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