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很多,但越是风流才子写起文章越是随心所欲,不能叫人放心托付。
祝枝山坦然道:“只怕要等那同乡唐寅进京。他十六岁便中苏州院试案首,才气绝高,只是之前专心诗词文章,不曾用心科举,所以至今还是秀才。不过明年乡试他必能得中,后年会试前就能进京。”
王守仁却道:“与弘治六年进士,工部主事李梦阳相熟,觉着他倒可以试。献吉兄不仅擅作文,还会作曲子词,抱石先生若不作院本,他也可以顶上。”
祝枝山诧异地看他眼,想知道他怎会把已经刷下去人又推荐给崔燮。王守仁微微笑,深静地说:“当初不用,是和衷兄不在京里,如今吾兄人在这里,想用谁还能用不成?”
祝枝山蓦地想起自己当初是怎给崔燮按着写稿子,头皮蓦地凉下,搁下筷子,先灌口热黄酒。
位和按揉法。
其实他刚穿来时也做过阵眼操,但因为有硬盘在,很多时候不需要真看,年纪大之后就懒怠坚持,也没想起来要教人。不过太子这岁数正是天天做保健操,跳广播体操岁数,正好勾起他童年回忆,他刷刷刷地写半篇纸,让张家家丁回头请个大夫来认穴。
写完保健操又劝国舅们:“太子年幼,身体还没长成,味对着书本纸墨容易损伤根本。你们往后少出些卷子,叫太子以背诵为主更好。”
两位国舅差点以为他要免太子功课,心里微有些意难平。后头听说就是把抄写改成背诵,感觉稍好些,略带遗憾地点头答应。
说到这里,崔燮忽然想起件正事,便叮嘱二张兄弟:“你们出入宫廷方便,也看看太子身边内侍好不好。若有那些爱引着太子玩闹,就跟圣上奏本,别教这样人把太子教坏。”
老师放心,们兄弟明察秋毫,有《少年锦衣卫》为证,怎能抓不出那些暗藏机心阉人!
张鹤龄兄弟胸中又升腾起熊熊炽火,主动担当起清(储)君侧,灭权监职责。
从张家回来,崔燮又趁着这几天珍贵假日,马不停蹄地去见同年、同乡,还请祝枝山、王守仁到酒楼吃顿,顺便问问他们《少年锦衣卫》写如何。
因国舅们不催稿,第二部《少年锦衣卫》写得慢悠悠,年初才刚交到居安斋,现在还没印出来呢。
崔燮鞭策他说:“锦衣卫正篇作者们过不多久就不能再写,将来平鞑靼部还得交给枝山来写,以后须得辛苦你。这两年不在朝中,你们可认识什有名才子,可以推荐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