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指着庄子上收入度日,现在就是把庄子当成农科站实验田,先做再说。若真能研究出什成果,凭他身份就能直接上书天子,推广这份实用技术——最差等他老师李大佬入阁,不就能左右工部,让这份技术推广到各州县里?
启乡民之智,实令学生钦佩。”
崔燮朗笑着走下来,握住两人手,回头吩咐庄户:“你们自己回去试制新肥,没事也去听听小松烟读《农书》,看看农器谱图中有没有咱们庄里用得上东西。要先招待客人,这两天暂时不讲课,也叫你们歇歇神。”
院中庄户唰啦啦站起来,七手八脚地把桌椅收拾起来,抬进个空屋子里,然后规规矩矩地行礼道虽,真像是群学子样儿。
两位客人这才缓过神来,问他个翰林名士怎讲起《农书》。
因为明朝就是叫小冰河拖垮啊!
小冰河时期日照短、天气冷、粮食减产,北方牧民受灾更重,南侵频率加剧,朝廷摊派赋税军饷也得随之加重。多少战争和农民起义就是这来!
他个低层级翰林侍讲,管不国家税收怎制定,也管不土地兼并、隐户隐田问题,只能靠着未来农业知识,试试提高庄稼产量!
不过他对农业方面也就记得个氮磷钾,三酸两碱工程都是两眼抹黑。穿越时带来那本古代化学里又没有制备化肥内容,他只能边看农书、齐民要术,边跟庄户们研究土法化肥。
氮,他就只记得大豆根瘤菌和尿素;磷,也就知道骨头里有磷;钾倒好些,古代化学里教作碱那章里写,草木灰淘碱块里含是碳酸钾,盐土里才是碳酸纳,烧出草木灰就能当钾肥用。
这些都还是因谢瑛过年来趟,激起他推动科技术决心,才努力回忆,跟庄户们试验出点儿能用东西。再多他也实在不懂,只能现看《农书》,把古人总结出耕种经验和器械教给这些不读书,只凭世代经验种田农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