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中用“学之”二字贯通原文,实是点睛之笔。有这两个字才能叫题中三句话前后串珠成链,给“三月不知肉味”个现实依据,免得其沦为虚无飘渺臆想。
所以“学之”二字是串起题目引线,也就是他要作这篇文章明线!
明暗两条线索设定好,文章筋骨就立起来,只需按着题目那三句正论反论,增填血肉,校练文字。他破题向来爱用明破之法,堂皇正大,这回也不想改风格,就照着原题字字翻译——最要紧“学之”二字在破
句,极少从中出题,大多题目都是从《雅》《颂》里出。即便是这两部分也有许多诗中有悲、怨、悼、怀、讽刺、针砭之意,若单列出来作题目,写出来文章便容易偏离圣人之意。所以《诗经》里能出题目极少,重复率极高,这四道题目中有三道崔燮都曾做过,或是做过含着题中句子长题。
只有《假乐》篇他自己练习时是以整首诗为题,单列出“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两句和以整诗为题时作文重点差别有些大,须得彻底推翻重做。
他琢磨琢磨题目,倒出杯尚且热气腾腾热姜汤喝,而后把壶杯都放到身边,磨墨铺纸,拿镇纸压稿纸,开始答第题——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实在太有名。崔燮穿越之前就知道,穿越之后林先生也常指着这句教他们努力学习,光关于这段作文就作不知几遍,几乎是把这节能写花样都写遍。
《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这句,是“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比论语中所记添“学之”二字。朱子注释中亦取这个“学之”,有这两字才更好解释前因后果: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是因苦心志学,才无暇顾及餐饮细务,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就是再爱听音乐,也不至于自己脑内回忆足三个月齐国交响乐——他脑子里还货真价实地存着1G小黄片呢,耽搁他吃肉吗?
而那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是因孔子体味到大舜《韶》乐中尽美尽善感情和乐律,不觉深彻投入于学习韶乐之中,诚心叹美这场宏大圣乐。
圣人闻圣乐,自然有所感触,遥拜前圣功德与乐中精妙音律,故而诚心学之,那双圣之间暗暗契合就是必写知识点。
而孔子追慕前圣,倾心《韶》乐,其所为就是“学之”,先“学之”才能有“三月不知肉味”;先有这三个月不暇外顾学习和反复回味,才能深彻理解《韶》乐,与大舜圣心契合,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感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