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脖子松’应该是在鸿台那边儿呀。”寒月横生枝节,提出疑问。
“鸿台那棵是‘吊钟松’,堤三番町这里才是‘吊脖子松’哪。为什会有这个名字呢,原来,从古来就传说,不管谁,来到这棵松树下,就想上吊。堤上本有好几十棵松树,可只要发现有人上吊,赶来看,准吊在这棵树上。每年总要有两三个人吊死在这里,全是不愿意吊死在另外树上。看,那棵松树个横枝正好向路上伸过来。枝干确长得秀气极啦,想就这让它闲置着,实在太可惜,最好有个人吊在那里。环顾下四周,心想有没有人来呢,可偏巧个人影也没有。没有办法,当时想是不是吊上去?不,不,要是
恐怕也只能是今年这次……’写得怪让人放心不下,这更使心情沉重。盼着东风能早点来,可这位老兄总也不来。这时已经吃过晚饭,想给母亲写回信,写十二三行。母亲写信足足有六尺多长〔33〕,可没有那种本领,每回总是写个十行左右就完,只好请她老人家担待着看吧。这时,由于整天也没怎活动,胃里十分不舒服。想东风如果来,就让他等等好,出去送信,同时也稍带散散步。这次和往常不同,没有往富士见町那个方向走,而是信步向堤三番町那边走去。正赶上那天晚上天有点阴,凛冽风从护城壕对岸刮过来,冷得很。从神乐坂那边驶来火车,呜声,从外壕堤下通过,令人产生种非常凄凉感觉。岁末、战死、衰老、人世无常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在头脑里走马灯似来来去去。忽然想起经常听说有人上吊而死,是不是就因为受这种气氛诱惑产生死之念头呢。抬头望望堤上,不知不觉正好走到那棵松树下边来。”
〔27〕“东风”在近代日语中般要用汉音读法,但另外在古代诗歌中还有纯日本音读法。
〔28〕用日本固有音,读“越智东风”名字,就和古代语中“远近”词同音,“远近”也可写作“此方彼方”。
〔29〕日本小说家、散文家、俳句诗人尾崎红叶(1867—1903)写小说。
〔30〕“行德”为地名,当地出产“傻瓜贝”。此语意谓“又糊涂又世故”之意。
〔31〕杂技种。
〔32〕泊利·倍恩(1864—1928),英国幽默作家。
〔33〕日本老式书信都用“卷纸”写,故有六尺多长说法。
“你说是哪棵松树?”主人打断迷亭话,插句。
“就是那棵‘吊脖子松’呗。”迷亭缩下脖子回答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