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指教,准备对《万历十五年》进行修改,再过几个月就出修订版。”周赫煊说道。
费孝通没想到周赫煊如此虚心接受异见,他连忙说:“不必修改。周先生原作并未有大错误,只是有少许疏漏而已。”
“能改则改,你说是个大问题。”周赫煊已经把黄仁宇原版改很多,结果还是被专家指出不足。而且费孝通还并非专业史学家,而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张其昀赞叹道:“周先生不愧为大师,治学态度之严谨,足为等楷模。”
张其昀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开山鼻祖,师从哲学大师刘伯明、地理大师竺可桢、史学大师柳诒徵,因此他在哲学和史学方面也有颇高造诣,且精通藏学、满学、蒙古学等
。
费孝通突然说:“周先生,对《万历十五年》有些粗陋意见。”
周赫煊道:“请讲。”
“恕直言,你那本大作太过侧重文官制度,而忽视地方自治力量对张居正改革影响,”费孝通说着又补充句,“当然,这只是个人拙见,周先生不必太在意。”
周赫煊笑道:“明朝地方自治,也属于文官制度个附属产物吧?”
费孝通摇头道:“明朝地方自治当然跟文官制度有关,但并非由文官制度催生出来。事实上,在明朝初年时候,皇权是可以下县下乡。按照朱元璋想法,地方z.府根据里甲编户制度,进行田赋差役征派,其中田赋大部分上交中央,少部分留给地方z.府支配。明初地方z.府有比较宽松权力,而地方士绅势力则要小得多。”
“请继续。”周赫煊认真倾听,他也不是什史学书籍都看过。
费孝通继续道:“明初地方z.府有权且有钱,那就能做很多事情,譬如水利、教育、交通、慈善、治安等等。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方z.府能收到税越来越少,在没钱情况下只能放弃部分权利职能,转而由乡绅宗族力量承办地方公共事务。这种办法使得地方z.府又省钱又省事,于是积极认可和鼓励,乡绅宗族渐渐接管对基层社会控制权和管理权,甚至连z.府收税也得依靠士绅。”
“原来如此。”周赫煊豁然开朗。
费孝通又说:“其实‘条鞭法’也非张居正首创,而是因为地方税收太过杂乱,由南方各县z.府根据实际情况自发进行调整,张居正把这种赋税调整办法总结为全国性制度。由此可见,当时许多有能力地方*员,还是想要收回基层管理权力。张居正改革并非无人支持,只不过他改革手段太过激进,引起*员和士绅集体反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