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县志》史料来源是《吴江志》,而《吴江志》编撰者又是沈万三儿女亲家,几乎没有说谎可能性。
也即是说,沈万三是元朝人,生于元朝,死于元朝,跟大明朝没关系。他活着时候,朱元璋也还没占领吴江。他所生活地方由张士诚占据,而张士诚又跟朱元璋是死对头。若沈万三出钱帮朱元璋修城墙,那都不用朱元璋把他流放云南,他全家早就被张士诚给砍。
《吴江县志》在引用《吴江志》史料时候,清朝《明史》已经编完。县志编撰者不敢推翻《明史》,更怕担麻烦,特地在后面注明详细情况,并说史料有误差,也搞不清谁对谁错,只是引用前人资料而已。
由此,周赫煊对《明史》可信度提出质疑。《明史》“马皇后传”都弄虚作假,谁知其他地方没假呢?接着周赫煊又引用《明实录》资料,和《明史》进行前
如大明王朝,而日本侵略则如满清入关,以史为鉴,告诫国民z.府如何修政爱民、如何抵御外寇。比如抗战之初,史学家们就以南明内讧为例子,呼吁应该同仇敌忾、致抗日才能保卫国家。
而沦陷区史学家,则各种讴歌明末民族英雄,靠打擦边球来表达自己爱国热情。
当然,由于常凯申属于王阳明信徒,此时也有大堆专门研究弘治、正德两朝明史学家。
整个民国年间,明史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后世网友痛批东林党、质疑袁崇焕论调,早在那个时候就有,只不过袁崇焕依旧被认为是民族英雄,而东林党则变得臭名昭著。
常凯申也是喜欢读史书,特别是《明史》,毕竟他崇拜王阳明嘛。
怒气消散之后,常凯申立即翻阅周赫煊论文,居然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不详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这就是关于沈万三那个流传已久故事来源,因为沈万三出钱修建三分之城墙,还想要出钱犒劳军队,立即引起朱元璋忌惮。朱元璋本来想杀沈万三,遭马皇后通劝谏,终于改为把沈万三流放云南。
民间还附会出各种野史,比如什聚宝盆啊,又比如沈万三在云南得道成仙啊,甚至在康熙年间还有人自称见到沈万三。
然而,周赫煊在文章里说,他收藏本乾隆年刻《吴江县志》。据这本县志记载,沈万三在张士诚治下就已经死,根本就不挨朱元璋边儿,更不可能出钱帮朱元璋修城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