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们坐船南下时,全国舆论焦点,都放在常凯申大裁军上。
其实早在半年前,几大军事头领在汤山开分赃会议时,常凯申就提出裁军计划,甚至连全国划分为多少军区都详细列出。
李宗仁当场就表示反对,并直说裁军自然可以,就怕某人有私心。
冯玉祥乐乐呵呵同意裁军,不过他要修改常凯申裁军计划,按照冯玉祥想法,裁军后中国有半军队都是西北军。
阎锡山则全场和稀泥,既不同意,也不反对,跟哪边都哥俩好,谁都不得罪。
因比非常郁闷发现,他想表达思想观点,已经被周赫煊编写成教学内容,这尼玛学术研究居然也有截胡。
怎说呢?
就像某天晚上,有人诗兴大发,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流传千古名句啊,然后猛然发现,靠,李白那家伙居然抢诗!
汤因比不是第次遇到这种事情,八年前,他目睹战后欧洲惨状,就想着要写关于西方文明论文。等他把许多问题考虑成熟,正准备动笔时,突然读到斯宾格勒《西方没落》——他想写所有内容,居然已经被人全写出来,并且把书都出版。
史学界伟大著作《历史研究》,其实就是对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学理论继承和发展。只不过,现在周赫煊抢先写出《历史研究》后面部分,而汤因比只写绪论内容……
裁军之事,由于四大军事头领严重分歧,便就此搁置下来。
不管是阎锡山,还是冯玉祥、李宗仁和白崇禧,都认为常凯申不敢裁军,只是说说而已。
但没想到是,常凯申自11月份以来,突然开始大肆制造舆论,还在报纸上刊出z.府每年财政收入,以及每年军费支出状况。现在搞得全国百姓都知道要裁军,不管是士绅名流,还是商贾学者,都对z.府裁军计划表示支持,常凯申威望再度高涨。
把舆论和民心掌握在手后,常凯申又
好尴尬。
在船上探讨学术时,汤因比跟周赫煊展开激烈争论,因为两人观点虽然大体致,但在细节上却有很多不同。
周赫煊联想到“剑桥”系列著作,笑着建议说:“汤因比先生,不如这样吧。们各写各,分别整理成篇,然后共同发表。相同部分起署名,不同地方分章节各自署名,然后联合署名集结出版。你觉得如何?”
汤因比想想:“不错建议。们把各自观点都讲出来,至于读者如何理解,就看他们选择相信谁。”
“那就言为定。”周赫煊高兴道。毕竟是他抄袭汤因比伟大作品,如果能够联合署名话,或多或少也算对原作者进行补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