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个普通大学教授
康剑飞笑道:“如假包换。”
徐季新开门见山地问:“康先生愿意将这本小说在《东方日报》上连载吗?”
“非常乐意,”康剑飞问道,“就是不知道稿费怎算?”
徐季新道:“千字50元如何?”
康剑飞笑道:“太低点吧?”
……”
康剑飞拿出《寻秦记》稿子,放在他办公桌上说:“徐总编可以先看看这个。”
徐季新现在还没搞清楚康剑飞到底是来干嘛,稀里糊涂地翻开稿子。开篇都市情节他并不喜欢,甚至想就此弃掉此书,不过接下来笔锋转,居然来到战国时代,徐季新眼睛突然亮起来。
同样篇文章,不同读者看之后,反应也是不同。
就好像本网游小说,五十岁读者看几段就不想看,二十岁读者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属于口味问题。
徐季新摇头说:“不低,康先生是没有名气新作者,这种稿件换在《明报》最多千字30元。”
康剑飞迂回辩驳道:“怎听说倪框小说千字500元呢?”
“哈哈,那个稿酬可不能作为标准,”徐季新笑道,“黄玉郎半年前为办新杂志,借着卫斯理热千金买马骨而已,想靠给倪框超高稿费来造势,从而把自己杂志给炒热,所以这千字500元稿费虚得很。要知道,倪框在《明报》稿费才千字180元而已。”
徐季新怕康剑飞不懂,又把香港报纸稿件稿酬情况给他简绍下,这番介绍与表舅吴成刚那天说大不相同。
吴成刚说专栏稿件是千字700元左右,但那只是名家价码,比如请亦舒来写篇影评,差不多就是这个数——《明报》最多给千字500元,《东方日报》才会给千字700元。而且必须是专业性和创造性极强稿件才行,让亦舒随便写篇杂谈话,稿费不会超过千字200元。
对于《寻秦记》,金镛就看不怎顺眼,觉得这书笔调太轻佻,而且其肉戏俗不可耐。虽然情节新颖,或许可以卖出不俗销量,但《明报》已经有倪框卫斯理系列,金镛对《寻秦记》便不作考虑。
而徐季新则是纯以商业眼光来看《寻秦记》,那这本书缺点就可以完全忽略,许多情节都可圈可点,绝对能够热卖。
口气看好几万字,徐季新才把目光从稿子上移开,问康剑飞和胡俊才道:“二位先生怎称呼?”
康剑飞道:“徐先生客气,叫康剑飞,这是朋友胡俊才。”
徐季新已看出来二人是以康剑飞为主,胡俊才就是打酱油,便问康剑飞道:“这本《寻秦记》是康先生作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