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雁营近千名团勇,会合许多响马子,在黄天荡中设伏,布下
天罗地网般
杀人阵势。这些人多是猎雁叉鱼之辈出身,惯于施展埋伏手段,那片荡子里又是水草横生,芦苇茂密异常,满目萧萧,遮蔽
潜藏
险恶杀机。水野之间荒荒冷冷,静得出奇,在外边根本看不出有丝毫异常。
到拂晓时分,草尖上晨露未消,芦苇深处
水洼子里
缕缕薄雾缥缈,眼看太平军就要进入黄天荡
,张小辫急忙让雁排李四留下调遣兵勇,准备伏击粤寇。他则带着黑猫,由孙大麻子和雁铃儿两个哨官跟随,三人撑
架渡水雁排,前往水沼最深处
雁冢。
那雁冢本是黄天荡里座土丘,后来被水淹没。据说以前南北过往迁徙
候鸟群中,常有许多年老力衰,或是途中伤病难愈
,它们自知永远也飞不到目
地
,只好自行苦撑到雁冢上慢慢等死,直到断气之前都会抬头望天,眼睁睁看着翱翔天际
同类。从来没人知道:为什
那些将死
候鸟野雁,都会停留在雁冢上。但雁民们自古崇敬义气,延续古时旧例,从来不肯加害降落到雁冢附近
候鸟。
而关于雁冢,还有另外个传说,当然就连雁民中最年老
猎户,也讲不太清楚它
年代来历,只是
代代口耳相传下来。说大概是唐朝末年,在五代十国那会儿,有个将军被人害死在此地。荡中
雁民们怜惜他死得壮烈,就在雁冢上盖
座低矮简陋
土地庙,把将军尸骨藏在其中,岁岁烧香,年年叩拜。
即便是冷庙泥神,受得香火多,也少不得灵动起来,何况土地庙里
尸骸,是个含冤负屈
武将。不知是不是那英灵长存不灭,自从雁冢上有
这座将军庙,土丘就开始下陷,最终沉到
水面以下。随后天兆反常,有无数水鼠衔石投草,围着雁冢构筑起
圈圈
堤坝,竟然绵延数十里之长,将各条流入黄天荡中
水系疏导贯通,养得荡子里水草丰足,旱涝不侵。
只是打这开始,芦苇荡子里常有阴风黑雾涌动,使得天地变色,水路迷失,这些天地间反常异象时有时无,从来没有
定规律可循。雁民们都说那是雁冢里
将军怨气未散,只要
刮阴风,就预示这世上要有刀兵水火,洪荒疫病之灾。
以前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按照年头从外省买来穷人家
孩子,童男童女凑出
对,收拾齐整打扮好
之后,活活投到雁冢周围
水域里淹死喂鱼,以求水底神灵息怒,保佑
方太平无事。可始终也没见真起到什
作用,甭管愚民愚众怎
供奉,战乱天灾该来
还是照样会来,所以此地
香火渐渐荒疏
。直到明朝末年,这个残忍
风俗才算彻底废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