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四面八方均有回响,听在耳中如同针刺般,使人肌肤起栗,头发根子直往上竖。
刘横顺胆子够多大,换旁人不敢看,他可得瞧瞧来是人是鬼,手提纸灯笼循声望去,但见路上走过来个剃头匠,四十多不到五十年岁,穿件青色长袍,经年累月洗褪色,袖口已然泛白,但是非常干净,下襟撩起来掖在腰中,足蹬短脸儿洒鞋。肩膀上个剃头挑子,头儿是个小柜子,带三个抽屉,柜子上倒放条板凳,另头儿是个火炉,上坐铜盆。老话讲剃头挑子——头热,说就是这个东西。飞毛腿刘横顺在火神庙警察所当巡官,对剃头挑子再熟不过,因为个剃头匠全部家当都在挑子上,难免招贼惦记,过去单有路偷剃头挑子贼,单枪匹马不成,必须两个人做对伴当,用贼话讲叫作“护托儿”。先过来个贼声称要剃头,剃之前得洗头,这位坐在凳子上可不老实,个劲儿往上抬屁股,把脑袋往铜盆里扎。这时候另个贼过来将凳子搬开,跟剃头匠挤眉弄眼打手势,那意思是们哥儿俩认识,趁他洗头看不见把凳子搬走,会儿摔他个屁墩儿,取笑他场,你可别说话。剃头匠不好说什,任凭那位把凳子搬走。等洗头这个贼往后欠身,发觉凳子没,就问剃头匠怎回事?剃头匠这告诉他,你朋友开玩笑把凳子搬走。洗头这个贼将脸沉,说个初来乍到外地人,哪儿来朋友?那个人准是小偷儿,把你凳子骗走,你不赶紧去追,还跟这儿犯什傻?剃头匠听急眼,撒腿就追偷凳子,洗头这个贼趁机将扁担往肩上扛,整个挑子就归他。刘横顺可没少逮这路贼,天津城剃头匠多为同乡,十之八九他都认识,阴阳路上走来这个剃头匠,在挑子上挂着个铜铃,当中铜舌上栓段绳子,垂下来攥在手里,拽摇“铛啷啷”乱响。刘横顺认得此人——走街串巷剃头十三刀!
旧时在天津城吃剃头这碗饭人,大多从宝坻县来,因为那时候宝坻县经常闹水,收成不好时候,农民就到北京或关外学习剃头手艺,再进天津城挣钱糊口,久而久之形成种风气,可也不能说是个剃头匠就是宝坻人,十三刀就是外来,说话南腔北调,听不出老家在哪儿。以前剃头刮脸这行没有带门面有字号坐商,或在街边支个剃头棚,或者挑着挑子到处走,在各条胡同中转来转去,剃头刮脸掏耳朵这整套活儿,有这个挑子就齐。并且来说,干这个行当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而且还不准吆喝,怎说也是动刀买卖,横不能吆喝“刀子快水热,秃噜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