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王锡爵辞职,朝廷推举阁臣,顾宪成推举王家屏。但有点必须说明:当时,顾先生推荐,并非王家屏人,而是七个。
这七个人中,王家屏排第,可是万历不买账,把顾宪成赶回家。然而事实上,对顾先生眼光,皇帝大人还是有所认可,至少认可排第四那个。
南京礼部尚书沈贯,第四。
沈贯,字肩吾,隆庆二年进士。算起来,他应该是赵志皋同班同学,不过他成绩比赵大人要好得多,当庶吉士,后来又去翰林院,给皇帝讲过课。和之前几位类似,他跟张居正大人关系也相当不好,不过他得罪张先生原因,是比较搞笑。
事情经过是这样,有天,沈教官给皇帝讲课,说着说着,突然发个感慨,说自古以来,皇帝托孤,应该找个忠心耿耿人,如果找不到这种人,还不如多教育自己子女,亲历亲为。
敢拿他开刀。加上他是次辅,凡事没必要太出头,有赵首辅挡在前面,日子过得也可以。
他唯问题,就是在抗倭援朝战争中,着力推荐个人。不但多次上疏保举,而且对其夸奖有加,说此人是不世出之奇才,必定能够声名远播,班师凯旋。
这个人名字,叫做杨镐。
关于此人,们之前已经说过。从某个角度讲,他确实不负众望,虽然输,还是输得声名远播,播到全国人民都晓得。随即开始追究责任。大臣们开骂,骂得张位受不,就上疏皇帝,说:
“大家都在骂(群言交攻),但是忠于国家,且毫无愧疚,希望皇上体察(惟上矜察)。”
要知道,张居正同志耳目是很多,很快这话就传到他耳朵里,加上他心胸又不算太宽广,所以张大人当政期间,沈贯是相当地萧条,从未受到重用。
相对于直言上疏、痛斥张居正,而落得同样下场王锡爵等同志,只能说,其实他不是故意。
张居正死后,沈贯才出头,历任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后来又去南京当礼部尚书。
此人平素为人低调,看上去没有什特点,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皇帝说:
“杨镐这个人,就是你暗中密奏,推荐给(密揭屡荐)!信你,才会委派他做统帅,现在败仗打,国威受损,你还敢说自己毫无愧疚(犹云无愧)!?”
到这个份上,估计也没啥说,张位连辞职资格都没有,就被皇帝免职,走时候没有个人帮他说话。
估计是受刺激太大,这位兄弟回家不久后就死。
至万历二十九年,内阁几位元老全部死光,个看似微不足道人,就此踏上这个舞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