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巨大身影就是那位不见踪影却又似乎无处不在姚广孝。
如果们翻开金忠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他,而此人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学生。
此人反常态,面对无数人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意见,并向朱棣建议,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问当朝大臣。
这真是高明之极,当朝和皇帝最亲近大臣还有谁呢,不就是那七个人吗,而他们大都是读书人,立长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经和姚广孝搭上关系,后来事情发展也证实,正是金忠这建议,使得原先边倒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
们实在有理由怀疑
,以及国长期以来男女不平等状况,在很多情况下,皇帝儿子数量皆为N(N大于等于2)。而如果你遇到个精力旺盛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烦。
所以说拥立继承人可实在不是开玩笑事情,可以比作场赌博,万你押错宝,下错筹码,新君并非你所拥立那位,那就等着倒霉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你主子都完蛋,你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可是解缙决心赌把,应该说他是个有远见人,虽然朱棣现在信任他,但朱棣会老,会死,要想长久保住自己位置,就必须早作打算,解缙经过长期观察,终于选定自己目标。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他在位皇子名下押下自己所有筹码——朱高炽。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权位之争,们后面还要专门介绍,这里只说与解缙有关些事情。
其实这二位殿下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而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
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传统,所以朱棣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人都推荐朱高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名头将来好办事。
有人反对。
只有个人反对,这个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然而让人想不到是,正是这个人影响最后结果。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能力,而是因为在他身后,有个巨大身影在支持着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