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
北伐,
北伐!
这下子,朝堂大佬们终于明白过来,原来钟家兄弟俩,居然真是政见相违背。
但问题是,
直到钟文道病故,
朝廷清楚,
就算不北伐,
就算真作壁上观隔岸观火,看着燕人打楚国,
再怎着,
而钟文勉,作为名义上钟家第二号人物。
他光芒,无疑是被他哥哥给掩盖;
换句话来说,其政治主张,也被其哥哥所代替。
哪怕钟文勉几次上书,意思是可战,能战,三边兵马,西军,愿意舍命报国,雪前耻,喊很多遍口号。
但在官家和几位相公们眼里,
北伐,
而且是在姚师指挥下北伐,那和送死有什区别?
好在,乾国朝廷也不傻。
乾国官家让姚子詹去三边,是为让其调和三边关系,并非指望着文圣摇身变成武圣。
但问题是,
大乾武将对文人向来有这样传统,
前者是武将,后者是文官;
前者和后者平级,那前者认后者做干爹;
前者比后者高级,那前者磕头;
前者比后者高两级,那前者见礼;
老钟相公病故前,根据军中银甲卫汇报折子,
自己三边那里,得有个武将话事人在吧?
否则,
这像什样子?
接下来,又是各方博弈。
而这时,钟文勉折子,可谓是三日发,主题就是,
这钟家兄弟俩这是在唱和玩儿政治太极呢。
主意是钟文道,说不适合北伐;
然后钟文勉再上,表示军心可用,军心还是向着朝廷向着官家。
这种政治态度调和,可以算是政坛老手段。
钟文勉甚至自己都不清楚,他次次递送上去折子,全都成中和其哥哥观点调料。
钟文道死,
谁来接替?
因为钟文道在临死前两年里,不断地向上递送折子,言仓促北伐之弊,更是毫不留情地说出乾军看似数目庞大,在四年前燕人南下后,确实也算是厉兵秣马番,但无非是从稚童长到少年,距离真正虎狼之师还有很大差距。
无他,以前欠账,实在是太多。
所以,兴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钟文道也放开拘束,直言地告诉官家和当朝诸公,大乾军队现在北伐,只会重蹈百年前覆辙。
姚师身后,站着是大乾文脉,是文官图腾般存在,压死这帮丘八,毫无压力。
但若是真要让姚师挂帅北伐,
额,
丘八们会大声喊出口号,或者让师爷帮自己写些报国诗文,随后,就扯各种有没理由去阻碍去拖延。
跪文官,是因为有刺面相公陈例在前,那是为活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