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倒是洒脱道:
“可不是,也有几个儿子。”
“很多?”
“算是多。”
“哟,那您有福。”
“您也算是富贵人家吧?”
“?”
“您这身打扮,这谈吐,老汉瞅就明白,就不是普通小老百姓,您也应该清楚,这富贵人家啊,它墙高,但规矩,也高。
以前嘛想着,招个上门女婿什,或者就近找个,在时,还能看着,不在,他哥还能继续帮看着。
怎着都不可能让自家闺女短荤腥儿,也不可能让她受人欺负。
但如今算是幕后执掌户部,也就没必要寒酸,在如何花钱这种事儿上,整个大燕比得过姬老六,可真没几个。
“那为何?”
“您想啊,是闺女嫁到他们家,又不是老汉跟儿起都嫁进他们家,们又凭什吃喝人家住人家?
这不是平白地让闺女在婆家抬不起头来?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哦,听您口音,就算不是京城人氏,想来也不远。”
“您猜对,老汉是土生土长南安人,也是在天成郡里头。”
“那进京为何啊?”
“唉,也不怕您笑话,女大不由爹,自家亲闺女挑个京城人氏,给老汉选个京里女婿。
想着离闺女近点儿,就搬家过来。”
“都不是什省油灯啊,好几个,都盼着早点死,好分家产喽。”
“瞧您这话说,哪能啊。”
“也不怕老哥哥你笑话,家那几个崽子,还真就是这想,只有最小那个年纪还小,翅膀还没硬,所以估摸着不想死,其他那些个成年,多活天,他们就
现在啊,没辙,想管,也管不。”
中年男子闻言,点点头,随即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代人有代人造化。”
“还是老弟您这话讲得通透。”
边老仆听到这个称呼,双手微微动。
“是这个理。”
“唉。”
老何头叹口气,道:
“咱呐,也不奢求什鸡犬升天大富大贵,本想着这辈子平平安安也就是极大满意,现如今,也不晓得到底是这命好呢还是命不好。”
“既然闺女嫁入富贵人家,自然是好。”
“哦?若是这般,理应由你女婿来帮你们安置好才是,怎让你们自己出来租房子?这可太不像话。
莫非,女婿家有困难?”
“这倒没有,这倒没有,女婿是富贵之家,本来,房子他是安排好,院落也敞亮得很,但老汉没住。”
不仅仅是敞亮,连仆役和婢女都提前准备好。
以前,小六子最穷时候,得靠郑伯爷送玉米面儿过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