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自是郁郁不欢。忽有日,邻里有朱姓少年携来部手稿,说是祖父朱相国遗稿,向庄家抵押,求借数百两银子。庄家素来慷慨,对朱相国后人直照顾着,既来求借,当即允若,也不要他用什遗稿抵押。但那朱姓少年说道借得银子之后,要出门远游,这部祖先遗稿带在身边,恐有遗失,存在家里又不放心,要寄存在庄家。庄允城便达因。那朱姓少年去后,庄允城为替儿子解闷,叫家中清客读给他听。朱国桢这部明史稿,大部份已经刊行,流传于世,这次他孙子携来向庄家抵押,是最后许多篇列传。庄廷珑听清客读数日,很感兴味,忽然想起:“昔时左丘明也是盲眼之人,却因部史书《左传》得享大名于千载之后。今日眼盲,闲居无聊,何不也撰述部史书出来,流传后世?”
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他即兴此念,当即聘请好几位士人,将那部明史稿从头至尾他认为何处当增,何处当删,便口述出来,由宾客笔录。
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反而被人讥笑,于是又花大批银两,延请许多通士文儒,再加修订,务求尽美。有些大有学问之人非钱财所能请到,便辗转托人,埤辞相邀。太湖之滨向来文士甚多,受到庄家邀请,来怜其眼盲,感其意诚,二来又觉得修撰明史乃是件美事,大都到庄家来作客十天半月,对稿本或修正其误,或加润饰,或撰写两篇文字。因此这部明史确是集不少大手笔之力。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去世。
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代刊印部书,着实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块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费用甚巨。好在庄家有是钱,拨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场,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书名叫作《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所有曾经襄助其事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园,张契,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根据朱氏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因此含含糊糊只说是“朱氏原稿”。“明书辑略”经过这许多文人学士撰改修订,是以体例精备,叙述详明,文字又华瞻雅致,书出后大获士林赞誉。庄家又是志在扬名,书价取得极廉。原稿中涉及满洲之时,本有不少攻柜指责言语,修史诸人早已删去,但赞扬明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