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召太子归京诏书,论理该用“皇帝行宝”或“皇帝信宝”,还要另外在鱼筒开缝处加盖“丹符出验四方之宝”。在这种场合使用”亲亲之宝”,实在不伦不类。
“这到底什意思?”
于谦低着头,斟字酌句:“臣眼观玺印,心思天家玉牒。”
他说得隐晦,可朱瞻基听懂。玉牒用来记录皇室宗谱,张皇后在书信后加盖藩王专用
“亲亲之宝”玺印,恐怕不是乱盖,而是在暗示这
次
宫变来自于某位藩王。
藩王?朱瞻基听到这里,眼皮跳。
京,八天之后,也就是五月十日,天子突然不豫;又过
七日,五月十八日,留都龙船被炸。天子和太子可以说是几乎同时遭遇危险,这恐怕不是什
单纯
“屋漏偏逢连夜雨”,而是
个大阴谋
两个关键节点。
想到这里,于谦感觉到阵刺骨
寒意从书信涌入指尖。皇上在京城龙驭宾天,太子在南京尸骨无存,那个幕后黑手
终极目标呼之欲出:
帝位,虚悬。
电闪雷鸣之中,条横跨两京
狰狞巨龙,显出
它
真正形体。
朱瞻基阵苦笑。皇家之人对权力
敏感是天生
,他在长乐宫刚
拿到这封书信,便觉察到自己身处极大
危险中。可是他不敢有任何表示,只能强做隐忍,对朱卜花略做试探,并在确认对方立场之后,当机立断逃离。
洪熙皇帝除太子之外,计有九子:两子早逝、四子尚幼,成年者共有三人:老二郑王、老三越王与老五襄王,但他们还未就藩,
直留住京城。其中老三朱瞻墉与老五朱瞻墡,乃是与朱瞻基
母所生,都是张皇后
嫡出子息。倘若洪熙皇帝和太子都去世,按顺位该是
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是正确而及时,否则现在朱瞻基已化为又
具深埋宫城之下
皇族尸骸。说来讽刺,想通这些事之后,他总算明白朱卜花为何叛变
。只有帝位之争,才有足够
诱惑让这等耆宿宫臣动摇。
“于谦,你在想什?”朱瞻基忽然问。于谦猛然回过神来,略做犹豫,方才答道:“臣……臣正在观摩玺印。”
“玺印?”
朱瞻基怔。他急忙重新去审视书信,才发现之前有
处细节漏掉
。这书信末尾处
玺印,居然用
是
方“皇帝亲亲之宝”,鱼筒开缝也盖着同样
印信。
于谦身为行人司行人,赍旨传诏乃是本业,对这方面特别敏感。大明宝玺共有十七枚,各有功用不同。比如“皇帝奉天之宝”,用于郊祀、祭礼;“皇帝尊亲之宝”,用于为太后、皇太后上尊号、懿号等;“皇帝诰命之宝”,用于封赐诰命丹符。而这
枚“皇帝亲亲之宝”,专用于天子给各地藩王
诏谕敕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