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们也隐隐担心,在倒霍中立大功任大司马,会不会变成霍光第二,为掣肘制衡,不可不早早提防啊,相信这点,皇帝亦是明白。
结果,当天子诏令下来,宣布太子太傅人选时,所有人都傻眼。
这是个被他们视为“功利开边之臣”家伙,与渐渐起势任党走得极近。
但他们才想反对,却统统闭嘴,如鲠在喉,句话都不敢说。
还得齐声叫好!
平反,让他们返回长安,另方面,要营造众正盈朝场面,尽力将皇帝掰直。
此外,便是要尽早在太子身边占据席之地,成为他老师。
梁丘贺遂道:“觉得太常就可为太子太傅,君精通五经,号称邹鲁大儒,笃志于学,又曾为太子詹事,教授孝昭鲁诗,亦为长信少府,授太皇太后经术,故孝昭与太皇太后皆好儒学也。”
“老夫老,教不动几年,等到太子开蒙时,或许都已离世。”韦贤很清楚,他已经无法在政坛焕发第二春,还是早早选好在长安继圣学之人就致仕为妙。
他倒是觉得,梁丘贺不错,这位东海琅琊人学《易》,因为前年地震进谏入为博士,预言大将军之死,很受皇帝重视。
因为要教太子知父子君臣之道,没有人比这位更合适!
“忠节侯苏武为太子太傅!”
……
而建章宫中,在许婕妤疑惑而问,为何不像当年张贺给刘询找老师那样,找个儒士时,刘询却笑道:
“朕在民间时便知道,俗儒不合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非但政务不足委任,更别说朕太子!”
梁丘贺连忙推辞,以为廷尉魏相更有可能。
“最先倡议立太子人,便是弱翁啊!”
除弹劾任弘那次栽跟头,魏相政治敏锐力很高,最先上疏请早立太子。
萧望之也赞同,说句得罪很多儒生话:“不知诸君可否发现,陛下虽学儒术,但亦好刑名,尤其喜欢务实之吏,魏廷尉虽以学《易》为贤良文学,但他出名,是在河南太守任上循吏手段……”
不止是他们,连其他五经博士也在纷纷议论,满朝儒臣都伸长脖子,希望能影响到太子,影响到大汉未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