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贾谊来文笔好,训诂也没有长篇大论,相比于拜入其他家动辄数十上百万
训诂,已是极少。
但徐敖还是有些不信,直到跟着解延年步入日华宫授课厅堂,却见河间王太子刘元在
旁打瞌睡,
位面如冠玉,头戴长冠
儒雅君子,正在和老师探讨经传里
段内容。
“《春秋》有载,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十八年则曰: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徐敖和解延年不欲打扰,自己找蒲席跪坐,却听这位西安侯已经不必看书,便将传上
内容说得头头是道
。
“针对这场彗星现于心宿,有两
“直以为西安侯是
时兴起,可按照延年
说法,他还真就能在日华宫
坐数日天,追随夫子学《左传》?”
徐敖乃是贯长卿大弟子,受《毛诗》,又粗通《左传》,但他并未满足于此,还欲学尚书,于是在求得门户之见不算重
贯长卿允许后,去清河郡拜谒前博士胡常。
那胡常乃是鲁地大儒孔安国再传弟子,掌握着极其晦涩
“古文尚书”,据说那是数十年前,鲁恭王坏孔子家宅时在墙壁里发现
,与传世
今文尚书内容有许多不同之处。虽然未曾列为官学,可在关东也颇受人追捧。
世上儒生虽众,可九成都只是读孝经、论语这种入门级教材后,便浅尝辄止,能真正精通经
本就不多,徐敖兼通三经,已经算其中佼佼者。
他此番回来,却是有件事,想要再度劝说固执
夫子。
却听闻前段时日驰名天下西安侯任弘屈身下学,徐敖刚开始还以为,这又是
个想要随便学几篇文章,将自己包装成“经术”精明
侯王。河间王父子纵情声色,对儒术没什
兴趣,可长安确实有不少大臣,在朝廷
倡导下,欲将经术当做包装自身,让权力和地位更上
层楼
敲门砖。
“但这批人颇似昔日楚国叶公,嘴里说着尚贤爱士,可等孔子亲至时,却又弃之不用,甚至见龙而走,此所谓叶公好龙也。”
作为个全日制儒生,徐敖对那些非全日制同学对学术
热爱
存疑
。
贯长卿另
个弟子解延年闻言大笑:“子少这次却是料错
,西安侯虽然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可与河间国太子等人不同,是真心向学,他早在长安时,便花
大半年时间,将那些难懂
大篆运用熟练,经传皆已熟悉,如今来河间,主要是从夫子日夜习得训诂。”
章句、训诂、义理,乃是通晓经
必备基础,可左传眼下无章句义理,只有贾谊
百年前作下
训诂,也就是名词注释,毕竟是古文字,语法之类与汉代
通用语也有很大区别,若是连意思都不明白,谈何知晓文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