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骑上马,而还能走得动赵胡儿、韩敢当已经站到长城上。
他们能看到,来自中部都尉骑兵终于抵达长城线,骑士们皆着轻甲,头上戴着小皮帽,双腿紧紧夹着马身,背着弓弩,横着刀、矛,从各个隘口出塞,准备迎击任何胆敢近塞胡人。
但塞外匈奴人大军,此时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只在原地留下堆杂乱马蹄印。
还有具被剥去赤甲,斩掉头颅后,
任弘感慨道:
“有这样百姓,难怪会被称之为‘强汉’!”
同时也有所醒悟。
“早上在集市时,还是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他们……”
任弘看着越来越多良家子、轻侠们纵马抵达破虏燧,比正规军支援还快些,正是他们和中部都尉府骑兵起,远远吓退匈奴人。
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可是陈胜吴广和高皇帝,不是照样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吗?根子出在朝廷太过急狠政策上,没收弓弩,对改善民间盗贼横行状况没啥用,还会让良家百姓失去自卫武备。
这场辩论堪称汉朝版持枪之争,最后汉武帝倾向吾丘寿王。
刘彻当然不承认是中央政令出问题,而是考虑到民间丁壮皆习弓弩,这让汉朝能直接征募大批弩兵弓兵,而不需要从头训练,是汉朝对匈作战大优势。
在后世和平年代,国内禁枪是绝对正确!
但在烽烟频繁汉朝,百姓习武是好事,不能因盗贼持弩作乱,轻侠白刃斗殴而因噎废食。
“不止是吾等这些长城上守卫,在保护塞内百姓。”
“塞内军民,也在用另种方式,保护着们啊!”
……
更让任弘惊喜是,声马鸣后,匹红色母马慢悠悠从西边沿着长城走过来,正是萝卜,它闲庭信步地回到破虏燧,仿佛只是饭后放出去散会步。
“好萝卜,你虽然是匹年轻小马,却也识途啊。”
因此,汉朝良家子弟挽弓持弩,纵马驰骋,简直是再寻常不过事,既然有这大批现成预备役,不用白不用,于是汉朝在律令里,鼓励边塞百姓与吏卒起御敌:
“能与众兵俱追,先登陷阵斩首级,购钱五万!”
不只是斩首有钱,若追逐入塞胡人,将他们抢掠牲畜夺回还给主人,还能得到其中半作为报酬。
于是敦煌郡青壮,尤其是在烽燧服过役练过五兵,家里有马匹良家子弟们。每每见到烽烟燃起,安顿好家人后,便带着伴当加入官军,与之同御敌追敌,把这当成农闲赚外快营生……
“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力气,以射猎为先,故有诗云: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果然不是夸张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