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才,恰恰是赵无恤阵营里正缺,他生出丝招揽之心。
他不知道是,冉求也有这种心思。
其实不但是赵无恤对冉求充满好奇,冉求对无恤也有敬仰之心。他很早就听过赵无恤名声,从被夫子称赞“止殉令”开始,到他与师兄子贡许多信件,对赵无恤在晋、在宋、在曹事迹都有所解。
而六月底甄城之战,更是让冉求心仪不已,赵无恤居然能
思,问起冉求兵阵之事。
聊起军阵,冉求虽然还是副谦逊模样,却已经没拘谨,看得出他很乐于谈论这个话题。
“矛好做,中都邑山后有竹林,将坚韧竹子削尖就能当武器用,可以弥补府库中兵器不足;而且长矛好使,战阵之上,寸长则寸强,只要徒卒能够听求指令,将长矛平放后便能让敌方近身不得,再辅以乡射选拔出弓手,就能对敌造成巨大杀伤。”
赵无恤听后然,倒不是冉求偷师自己,而是因为中都目前缺少兵器形势使得竹矛成为主要武器,却被冉求误打误撞组建支长矛方阵步卒。
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极其艰难,想要将散乱农人训练成合格矛手可不是件简单事情。赵无恤用后世些方法费时数月才初见成效,但如今武卒依然没能达到他满意程度,冉求手下这寥寥二三十人,赵无恤暗中揣测,其严整,其勇锐却已经不下于武卒。
虽然号称有“周公遗风”,但方水土养方人,鲁国人口百万,地小人众,且丘陵密布,所以不同于宋人那样老实。其民龊龊、俭啬、畏罪远邪。说白从国家作风到民众性情,大多是有小聪明投机主义者,可不是训练精兵好人选,真不知道冉求是怎选兵,又是怎训练。
“前排步卒披甲持盾,平持长短不同长矛,使数矛头均露在最前方,密密麻麻,像面带刺墙向敌人冲击,可以防御战车冲陷,也可以缓缓推攮进攻,这便是矛兵在战阵上用处。”
赵无恤别有心思,所以也不藏私,他将甄之战中矛兵使用大致情况和冉求交流番,说着说着,这位年轻孔子门徒已经放下拘谨,目光炯炯地在旁受教。
冉求确是有军旅之才,才看赵无恤武卒兵种配制眼,他就明白轻骑士妙用,还有在长矛兵中混用剑盾手好处。想起方才他面对十倍敌人围攻而临危不惧,赵无恤觉得,假以时日,再经历战阵后,此人或许也可以成为位独当面大将!
子贡擅长货殖和言辞,是王霸之才,而冉求军事学习才干无恤已经目睹,若是他在政事上也很出众,那也可以称之为国之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