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里不太乐意南下,但在其位谋其政,坐在车上,酷似位文士萧何,也不住远眺阔野,观察此地形势,对儿子道:
“淮阴阻淮凭海,乃兵家要地也,春秋时,夫差欲通中国,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
当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不惜动用举国之力,在江淮间开凿条运河“邗沟”,吴船遂能繇此而北,淮阴就成水陆冲要,淮水冲刷而成平原片沃野,有开殖之资,四通八达水网,又有漕运之利。
“昌南侯欲先平闽越,此地必为中原粮秣南下之枢纽,可在南昌亭筑大仓,屯粮十万石!”
思索间,行人已进入淮阴县城。
吏,如夏侯婴、周苛诸辈,知道征百越是差事,第次战争去人,十死三四,皆不乐南行。当地豪贵吕禄、王陵、雍齿等辈更不必说,态度消极冷淡。
按照黑夫早年向秦始皇提议“南人戍南,北人戍北”,这场战争,乃淮汉以南诸郡出人,不关泗水郡事,萧何本就不想害这些乡党,见状也不强迫,征辟不成,便两手空空地上路。
倒是同行卒史周昌,久闻昌南侯之名,又羡慕萧何、曹参四年内飞速升官,挺有兴趣去南军效力。
可个周昌,不知能否让昌南侯满意,这是萧何父子忧虑事。
周昌建议道:“萧君,昌南侯不是说,要在南郡再征……征次兵,耽搁些许十日,与萧君三月会于豫章。既然时间充裕,不如在沿途郡县,看看有无壮士,并带去。”
他们虽是便服,但手持千石大吏符节,守门兵卒连忙让道。
萧禄马当先,年轻人心性好玩,忍不住左顾右盼。
时人以淮北泗水、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江东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三楚习俗略有不同,第次出远门萧禄看到与淮北有异衣着,物产,觉得颇为新奇,哪里热闹往哪凑。
萧何则时走时停,让下人去询问当地物价,尤其是五谷价格。
问圈下来,发现几乎所有粮食,都比泗水郡贵数倍,每石高达两百钱!按理说淮南亦是粮仓,再加上堆
“只好如此。”
萧何颔首,随即将南昌亭长唤来,问后得知此地叫“南昌亭”,不由与周昌、萧禄相视而笑,竟与他们目地同名,也是巧。
又得知淮阴县城,就在河边两里开外,乘车过去仅需两刻。
说做便做,想着沿途抓几个“壮士”应付黑夫萧何,决定让周昌看着船,自己带人去城里走走看看。
出发前还嘱咐众人,将官吏服饰脱,穿上常服,不要引起地方骚动,路来民生艰难,萧何很排斥地方官大张旗鼓奢侈接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