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燕人对秦恨,也如同太子丹、高渐离对秦始皇恨般重?
这倒不至于,燕人对秦人愤恨,似乎比赵人更轻些。毕竟两国结仇攻伐,已经是很晚事,燕国百姓也不怎怀念燕王室。只不过,秦始皇为惩罚燕国,对广阳郡施行惩罚性重税重役,当地黔首多有抱怨便是。
在易水边绕圈,回到范阳县时,扶苏请当地名为”徐公“县令,帮自己找些当地士人来,大军在燕地行走,若有本地人为幕僚,他也更方便解当地情况。
人倒是寻几个来,都是当地富户子弟,言谈多是对扶苏吹捧,夸他爱兵如子,夸他仁德英武,扶苏听多也倦,随便应两句,便让他们离开。
倒是最后人,是个头上扎髻,没有戴冠清贫士人,穿着皂色布衣,手笼在袖子里,扶苏和其他人攀谈时,不时抬眼打量他,捋着三角须,似笑非笑,扶苏也注意到他。
民夫也跑得不剩几个。若不能待之以诚,又如何能要他们在阵前效命呢?”
光是严刑峻法,真有用?”公子想法虽好,但……“
杨端和叹口气,想起秦始皇对自己嘱咐,欲言又止,只能摇头道:”事情,没公子想那简单啊……“
……
督亢之粮,稳定有些动摇军心,经验老道杨端和又建议,大军在范阳县附近休整两日,让在土路上行军多日,脏兮兮兵卒民夫去易水里洗个澡,免得入夏后虱蚤从生,传染疾病。
等其他人说完退下后,士人才朝扶苏作揖,用口有些夹生关中话道:”范阳布衣蒯彻,见过公子!“
“原来蒯先生会说雅言。”扶苏还礼,他听徐县令说,这蒯彻是当地少有,读过书士人,曾游历燕齐,博学广闻,在本县小有名气。
既然不需要会方言人当翻译,事情
扶苏则带着亲随,骑马在种满枣栗之树易水之畔行走,十多年前,这条河,曾发生过件重要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
对太子丹,扶苏点不陌生,他小时候,太子丹还是秦国人质,时常出席宴饮,扶苏还被秦始皇要求,称之为”叔父“。据说,他是秦始皇帝年幼时为数不多好友之,二人同在邯郸,同为人质,也同病相怜。
太子丹酒酣时,唱出深厚雄浑燕歌,便是扶苏对这个北方国家最初印象。
不过,再好关系,也敌不过国仇,秦必灭六国,太子丹和秦始皇决裂,欲杀之而后快!
太子丹、荆轲、高渐离,这也算是公子扶苏仇家,他虽然时常进谏,被皇帝视为忤逆,可扶苏爱戴自己父皇,对这几个欲害父皇性命人,无半分同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