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黑夫这席话后,李由意有所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似有几分道理。”
“昔日司马穰苴、吴起皆亲身励士。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故兵卒战不旋踵……”
“今日若能亲自代笔为兵卒写几封家书,或许也能起到类似效果,让众人知爱兵,如此,则军心可收,士卒可为所用也!”
兵法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兵卒不傻,真情假意他们看得出来。所以不少将军即便有心效仿,也达不到吴起、司马穰苴效果。
来只有年,如今恐怕要延长数月甚至半年,家人不知音信,怕是心急如焚。众兵卒在灭魏之战里得到爵位、田宅,亦不知家中是否得到?千言万语,却只能隔着山水重重,不得往来,这便是兵卒思归缘故啊……”
“这三个月里,所统辖百人中,已有不少人来询问过,可否往家中寄信?不求能收到家中回复,但求将想问事书于简牍寄出去,让家中知道自己无恙,好求时心安。”
他声音慢慢变大。
“将心比心,诸君如此,百兵卒如此,五千兵卒亦如此!”
言罢,黑夫朝帐内所有人作揖:“故,此非黑夫时心血来潮之言,而是全军兵卒之愿也!”
可如今,却有个机会摆在李由面前,答应让兵卒写信,也能证明南郡确实无事,让他们能安心打完这场仗。
于是李都尉击案叫好道:“意已决,此策可行!”
率长、五百主们见都尉拍板,也只能唯唯应诺。
黑夫见目达到,不由松口气,心里却自嘲道:“以后绰号,
帐内片寂静,话都说到这份上,率长、五百主们也没有理由反对,只是在如何实施上,还有些异议。
“每人封简牍,不知要耗费多少木牍笔墨,且军中识字人少,如何让人人都写信?”
还有人担心道:“兵卒口不择言,恐怕会泄露军情机密。”
黑夫答道:“等家书送到家中,已是两个月后,届时吾等恐怕已不在阳城。此外,可让欲写信归家兵卒自行准备木牍,此外,每百、每屯识字百将、屯长都要帮同袍写家书,兵卒口述,军吏代笔。如此来,耗时不过三日,书信拉不到五车,就可以安定五千士卒之心,何乐而不为?”
言罢,他又力劝李由道:“届时,都尉也可亲自巡视营中,亲手为几个兵卒写家书。安陆县有句俗话,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尉此举,在兵卒心中,可胜过万金之赐!将士们必感恩戴德,为都尉效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