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闻,有官就有印,亭长也有印信,不过啬吏和游徼没有印,里长也没有印信,不属官,由民间推出,获得县令同意。”
众人听,都是默然,原本大燕制度,中进士,就直接当八品七品官,所以利益很大,但现在,只能从小吏起步。
并且恢复旧制,朝廷控制力就大幅度提高。
刘笋就说着:“此制是古法,当然很好,只是每县必有十几个里,里内又设啬吏和游徼,只怕在册吏员激增十倍,这如何负担得?”
朝廷官吏规模必须与财力和百姓承受能力相适应,这也是正理。
话,只要蜀中们得汉中,自阳平关而下,可袭长安,可夺凉州,可以说大局已定。”
刘笋听,笑说:“这话细想,真是正理,秦国公(秦王)就算知道,也无可奈何,这就是阳谋。”
“所以说天意难违!”纪延寿又用口,满面笑着:“们这次来,只是尽人事,秦国公能降,就兼大欢喜,不能也是命数。”
大家听都是笑。
“哎,此战能平,再得幽州,天下就定,就能安享太平。”纪延寿感叹声,若有所思笑:“想起十年前天下崩乱,现在想来真像梦样。”
李台琼只笑,说着:“以前哪个县令,不养十几个幕僚?建里亭,如果能去掉幕僚、私吏、师爷这些编外吏,实际上官吏还是减不少。”
“而且本朝和以前不同,单是海关关税,每年就有六百万两,要知道,前朝田税不过三百万两,单是这项,养兵养吏就绰绰有余。”
这进入政务议论,众人说到这里,都觉得不能进行下去,举杯喝酒。
纪延寿“嗯”声,
顿顿,又问着:“听说皇帝准备在乡里建制授官?这官是不是太多些?”
“大燕定制,太宗说,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惟其人,可是三代皇帝后,不到百年,就出现纲纪大坏,官职冗滥,吏治败坏局面。”李台琼笑着:“前朝正官不多,可权就落到吏手中,为节制吏员,正官又招募师爷幕僚,这样统计下来,实际上人数照样膨胀。”
“自古时,官吏体,郡设郡守,郡下辖县,县设县令,县下分亭里,又有着亭长、啬夫、游徼众职。”
“以后众朝,废除这制,只委县官,美其名减官减重,但实际上吏员和幕僚,人数更多于亭里,而且不负责任。”
“皇上有鉴于此,因此重启亭里之制,从此不许再有幕僚和编外吏,县下设亭,十里乡亭,设亭长,正九品,又设啬吏管田税,游徼巡察缉捕,以后科举取士,必先当年啬吏,以熟悉民间赋役多少,知其疾苦,然后才能任亭长,渐渐而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