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最有效理由是现如今两国之战尚未落幕,轻易换帅对战事不利。
可没人提出来。
谁都知道皇帝陛下是亏待谢家。
再说,论军功,那位谢家宝树这两年所建立功勋便已经足以说明自己能够坐上那个位置。
除此之外,皇帝陛下在这道圣旨写完之后,还亲自拟定另外道圣旨,说是谢老祭酒劳苦功高,若无地以度余生,实在是大周有愧老祭酒,因此皇帝陛下朱笔挥,便大度将那座偃师城,直接划归谢家。
——
少梁城里天亮之后朝会,注定在大周历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笔,就在朝会上,皇帝陛下当着所有大人面,怒斥兵部尚书杨舒云,说这位兵部尚书糊涂至极,明明那位大周庙堂柱石,国重臣谢应还活好好,为何会有那封战报传入少梁城,你作为部尚书,还不辨真假,就那呈到朕面前?
皇帝陛下在朝会之上,破天荒动怒,让那些心知肚明朝臣其实并不觉得意外,尤其是这位兵部老尚书,甚至还有些羡慕这位老尚书,今天您老替皇帝陛下背这口锅,不用多说,之后肯定有些好处,以及和皇帝陛下结下份不浅香火情,您那位侄子想来也能从郡校尉虚职上调任到某个梦寐以求实权位子,之后杨家在少梁城,只要是不去做些欺男霸女事情,还有谁能够让杨家吃亏?
因此这口锅,杨舒云背得心甘情愿。
可找人背锅是回事,要想彻底让谢家满意又是另外回事。
偃师城里发生任何事情,都由谢家做主,就连大周朝廷,都无权过问!
这倒是比之前那件事情,还要让人觉得骇然。
谢应已经在而立之年前便成大周军伍第人,这又划座城给谢家,这不明摆
本来依着这些朝臣想法,把那位安阳公主在此时下嫁给谢应便算是安抚谢家,可好似那位皇帝陛下觉得这不是个好解决方法,他在将杨老尚书俸禄罚没半年之后,便顺带将撰写这封战报边军主帅给撤。
至于接任,自然是那位谢应无疑。
草拟圣旨时候,座朝堂重臣都看着,尤其是听着皇帝陛下那些言语之后,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皇帝陛下当真是要将那位现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谢应放到边军主帅位子上,如此年纪,便成为大周军伍之中货真价实第人,在大周两百多年历史里,这还是头遭。
可在这个形势下,以往朝臣能找出百个借口要阻止皇帝陛下这次任命,那位皇帝陛下也能从这百个借口里找出自己想要那两个借口,可今天,不管是朝臣,还是皇帝陛下,都不愿意去改变想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